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

印度空军排名超中国?这是美国对中俄印最深的算计

这份号称涵盖103个国家和地区的空中力量,跟踪了超4.8万架军用飞机,综合了攻击、防御、运输、后勤能力的“TruVal评级”,将美国空军排在了首位,俄空军第二,印度紧随其后,中国空军却成了第四。

这份号称涵盖103个国家和地区的空中力量,跟踪了超4.8万架军用飞机,综合了攻击、防御、运输、后勤能力的“TruVal评级”,将美国空军排在了首位,俄空军第二,印度紧随其后,中国空军却成了第四。

然而,细看评分项,漏洞比筛子还多。

比如在“直升机数量”一栏,中国数据被标为68架,印度却高达498架;未来战机采购订单中,印度显示有349架,中国则为零。

光是这两项,就把印度分数硬生生抬到了中国前面。

可现实是,中国直升机的真实数量远超68架,光是直-20、直-10等型号就已规模化列装;

印度空军排名超中国?这是美国对中俄印最深的算计

而“零采购”更是无稽之谈——中国空军近年列装的歼-20、歼-16等新型战机数量稳居世界前列,只是不像印度那样依赖外购,数据自然没被美智库“录入”。

更荒唐的是,排名极力放大战略投送和海外干预的权重。

俄罗斯靠着120架战略轰炸机和安-124重型运输机稳坐第二,中国虽已批量列装运-20,但缺乏安-124级别的超重型运输机,在这一项上被扣分。

可问题是,现代战争体系化作战、隐身技术、无人机集群才是关键。美智库硬把冷战标准套在今天,无非是想让自家“传统强项”继续领跑。

这类明显失真的统计,暴露出排名体系的漏洞。

对于这份报告,印度媒体的态度出现了两极分化。

一部分印媒将此榜单奉为“强心针”,兴奋宣称“印度空军获国际认可”。

毕竟今年印度空军刚因米格-21退役缩水至29个中队,创下历史新低,5月印巴空战中“阵风”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的阴影也还没散。

展开全文

印度空军排名超中国?这是美国对中俄印最深的算计

另一部分印媒则承认,这份排名具有“特殊性”,中国空军实力远在印度之上,还不忘提醒:任何误判或过度自信都可能导致出现致命后果。

事实上,印度比谁都清楚自家空军的底牌。

2025年5月的印巴空战就是照妖镜。印度高价购入的“阵风”战机,被巴基斯坦用中国制造的歼-10C当场击落,而印度国产的“光辉”战机至今产能不足,外购订单又屡屡延期。

如今印度空军面临青黄不接:米格-21退役后,战机缺口高达200架,而“阵风”后续交付遥遥无期。

反观中国,歼-20已建成多个作战旅,歼-35A进入试飞尾声,连六代机验证机都在2024年首飞成功。

印度媒体嘴上吹排名,心里早算清了这笔账:“超越中国”纯属做梦。

那么,美国智库为什么突然要给印度“发奖状”?绝不是良心发现,而是精准投喂“迷魂汤”。

当前美国在印太最迫切的需求,就是把印度焊死在“反华前线”上。

印度空军排名超中国?这是美国对中俄印最深的算计

美国先后批准印度本土生产“斯特赖克”装甲车、转让F414发动机技术、推进MQ-9无人机采购,形成“军售+技术转让+排名背书”的组合拳。

美国一边用军售拉拢印度,一边用排名给印度制造“我能行”的幻觉,这背后就是对中俄印的最大算计。

其一,撬动俄印关系。

印度传统上依赖俄制武器,如今美国用排名暗示“选我才能变强”,试图让印度在军购上转向西方,削弱俄制装备对印度的影响力。

其二,能源博弈筹码。

美国近段时间一直施压印度减少进口俄罗斯石油。美方此时给印度空军“贴金”,相当于用虚荣心换实际利益——毕竟对莫迪政府而言,西方的认可也是很诱人的。

其三,刺激军备竞赛。

这种套路在中东早已验明正身:通过制造“对手接近”的错觉,煽动军备竞赛。故意抬高印度、贬低中国,制造“中印差距不大”的假象,诱使印度追加军费。

印度空军排名超中国?这是美国对中俄印最深的算计

印度2025年国防预算已增至GDP的2.5%,其中外购装备的巨额资金,最终流向了美国军火商的账户。

这种“造对手—卖武器”的套路,美国在中东用了二十年,如今原封不动搬到了南亚。

而印度媒体矛盾的心态,恰恰折射出印度清醒与虚荣的拉锯:一边享受“西方认可”的虚荣,一边心知肚明“中国空军技术实力远胜印度”。

相反,中国网友对这份排名倒是淡定得很:“印度开心就好,我们继续量产歼-20。”

这种底气来自实打实的进展——中国不仅是全球唯二同时研制两款五代机的国家,还构建了“预警机-歼击机-轰炸机-无人机”的全体系作战网络。

而印度呢?不同国家的装备兼容性差,国产项目拖沓,连隐形战机图纸都没落地。

更重要的是,中国空军的短板正在快速补齐。

运-20B已换装国产发动机,重型运输机项目悄然推进;轰-6N搭载“惊雷-1”空射导弹后,打击半径覆盖第二岛链;无人机蜂群技术更是在近年演习中屡屡亮剑。

印度空军排名超中国?这是美国对中俄印最深的算计

相比之下,美国智库用来压分的“战略投送差距”,最多三年内就会被中国抹平。

美国智库的排名闹剧,短期内或许能满足印度的“大国情结”,但长期来看,反而可能加剧其战略误判。

印度若盲目相信“空军第三”的幻象,忽视体系化建设,未来在应对边境冲突或突发危机时,或将付出更大代价。

对于印度而言,褪去虚荣、直面短板,比沉迷“安慰剂”更重要;对于中国,继续以技术突破与体系化建设夯实底气,才是对虚假排名最有力的回应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62483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